• <dd id="nhtjk"></dd>
    ?

    補骨針有助緩解疼痛 防骨轉移并發癥風險

    2020-4-17 10:00:59 新聞來源:重慶新聞網

         香港,中國-Media OutReach-2019年10月4日-癌癥患者無故持續骨痛,小心可能出現骨轉移。臨床腫瘤科??脐惙f樂醫生表示,本地最常見發生骨轉移的原發癌,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腎癌和多發性骨髓瘤,如不及早診斷并接受適當治療,有可能造成與骨骼相關的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癌癥治療進程、生活質量甚至生存率。

    臨床腫瘤科??脐惙f樂醫生

        一般在癌癥的中晚期,癌細胞會通過血液及淋巴系統,轉移到原發部位之外的身體其他地方,并會在轉移的位置重新增生,而骨骼正是癌癥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一般多發生在脊椎骨,包括頸椎、胸椎及腰椎,另外還有肋骨、盤骨、頭蓋骨、大腿骨和上臂骨。至于肘關節及膝關節以下,則較少發生骨轉移。

        減痛 防骨骼并發癥為目標

        當癌癥發生骨轉移,臨床表現多為無故的持續骨痛,但有些患者卻會因癌細胞轉移到頭蓋骨而出現頭痛,或轉移到肋骨而胸痛,又或轉移至脊椎造成背痛。陳穎樂醫生稱癌癥骨轉移的治療目的主要是減輕痛楚,以及防止「骨骼相關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 SREs)發生,當中包括:患者因病理性骨折而失去活動能力,脊椎受壓迫引致劇痛、頸背麻痹和肢體無力沒有感覺,以及需要做骨骼手術或骨骼放療。

        打補骨針 助預防及減少骨骼并發癥

        為避免妨礙患者整體的癌癥治療進程,預防及減低骨轉移引致的骨骼并發癥是必須的。陳醫生表示,現時預防骨骼相關事件的藥物(俗稱補骨針),包括雙膦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s)以及RANKL抑制劑地舒單抗(denosumab),兩種選擇的功效,均備受肯定。

        雙膦酸鹽類藥物是每三至四周一次的靜脈注射劑,地舒單抗則是每四周一次的皮下注射劑,兩者各有優勝之處,例如雙膦酸鹽類藥物費用較相宜,但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不適合服用;至于地舒單抗可用于腎功能較差的患者上,并且有研究顯示相較于雙膦酸鹽類藥物,更能延緩骨骼相關事件的發生時間,或減少發生的風險。

        混合療法 可減依賴止痛藥

        無論雙膦酸鹽類藥物或地舒單抗,均可與止痛藥、放療、激素治療、化療或其他癌癥治療藥物合并使用。陳醫生表示,本地多采用補骨針加并止痛藥和放療的綜合治療,以醫治癌癥骨轉移,臨床所見,當中約七成患者能減少疼痛,約五成可減服止痛藥。

        雖然如無引起其他并發癥,兩種補骨針均可長時間服用,但陳醫生提醒,少部份患者有可能出現血鈣過低,需要同時服用鈣片及維生素D補充劑以作補充。另有極少數長期服用的患者,顳下頜關節(又稱牙骹)可能出現缺血性骨壞死(又稱骨枯)現象,建議應保持口腔清潔、定期到牙醫檢查,可減低相關風險。

        資料來源:

        健康研究所

    ?
    ?
    ?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深圳生活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 ? 2000-2013 www.0755s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編輯QQ:2383424132
    人妻无码91久久一二三区免费_久久中国国产Av秘入口_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视频免下_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dd id="nhtjk"></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