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信心;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信心,有些事情才難以做到。”
這是美國頗具影響力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一直信奉的格言,也讓在畢業典禮前來此學習的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 17班的同學們深有感觸。
這句充滿感召力的話語,也是信奉“長期主義”的項目主任邵勃,以及他的團隊所秉持的信念。2019年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再次榮獲《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排名第七,這已經是該項目連續8年位列全球EMBA前10名。作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國際合作EMBA項目,復旦管理學院與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17年來憑借持續完成難以做到的事情,才取得了這樣的佳績。
那么,在如今中國快速變化、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是哪些關鍵因素讓該EMBA項目保持了如此穩定的排名?雙方合作的信心來自哪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近期在復旦管理學院采訪了邵勃主任,他向我們分享了其中的關鍵因素,即“長期主義”和課程的經典性。
百年名校與“長期主義”
復旦大學的商科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碰巧的是,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也于同一年成立。雙方的悠久歷史與卓越教學為項目的價值觀構建了基礎,讓合作之前的商談與合作之初的磨合都比較順利。而且,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中美合作EMBA項目,雙方都信守承諾與真誠付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在課程設置、學生篩選等方面給予最大自由度以及配備優秀管理人才,奧林商學院則選派最出色的教授。難能可貴的是,由于受到學生與學院的好評,約有70%的教授執教達10年以上。
這些課程主要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公司金融》、《公司的估值與并購》,奧林的教授們每年都會基于學生反饋與對中國了解的加深,不斷提升課程質量,為復旦管院與奧林合作的穩定性提供了強大根基。同時,奧林商學院在研究領域也實力強大。在2019年《金融時報》的排名中,奧林商學院的學術研究在全球商學院中名列第七,在前十名學校中只比哥倫比亞大學和倫敦商學院低,為中國大陸排名第一。其他表現突出的指標主要為:全球化師資比例達89%、學員職業進步排名第7等,這些指標的列居前位,以及在學生工作經驗等其他指標穩定居于中上水平,讓項目近5年連續保持在全球EMBA第5與第7之間。
高質量教學和穩定的排名,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優秀的候選者。實際上,項目的生源本身也很穩定,而這源自于項目之初的明確定位。2002年前后,中國的經濟騰飛剛剛起步,作為一個全英文授課的EMBA項目,該如何定位?同時期的某些學校將合作項目定位于面向東南亞的中高層管理者,以期吸引更多生源。但是,復旦管院當時就將項目定位于長三角的獨資與合資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才,與課程設置一起,開啟了“長期主義”的第一步。
近年來被商業界屢屢提及的長期主義,實質上是專注力、穩定性與連續性的一種疊加。項目聚焦的人群對象,決定了招生戰略與市場營銷計劃,并影響課程的設置。復旦-華盛頓大學的EMBA項目長期堅持最初的定位,穩定的生源、卓越的教學質量和課程管理,決定了穩定的畢業生質量;而每屆畢業生的正向反饋形成良性循環,吸引了更多優秀申請者。信奉長期主義,還讓項目堅持穩定的課程構架:新生入學后,先學習8門基礎課,然后是創新、創業兩門海外聯合課程,接下來是戰略、領導力、全球視野等8門進階主題課程。相較于其他一些學校的EMBA課程,復旦-華盛頓大學的合作項目放棄了對商業熱點的追逐,長期保持獨有個性。
經典的課程設計與教學
信奉長期主義的組織都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而這決定了組織能走多遠。復旦-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的使命,就是“致力于將中國最優秀的管理人才培養為全球商界領袖”,為此,項目還以課程的經典性來實現長期主義的價值,與時代的變化與浮躁相向而行。
在課程的經典性方面,基于為學生提供扎實商業知識與分析能力的宗旨,項目保留了許多傳統課程與價值高的案例。如《公司金融》及《公司的估值與并購》這兩門課所采用的案例,分別是由美國達頓商學院于 1985年撰寫的迪士尼投資決策案例(Walt Disney Productions),以及于1995年撰寫的巴菲特收購美國著名保險公司GEICO的案例。
GEICO案例具有經典的教學意義,并給歷屆學員留下深刻印象,因而得以一直保留。案例只有5頁紙和6張附表,講述的是1995年時伯克希爾·哈撒韋基金已經持有GEICO公司51%的股份,是否要增持剩下的49%。問題包括:收購的理由有哪些,是否充分?1995年這個時間點是否合理?什么樣的前提條件可以收購?所有問題都要通過課程所學過的知識,從財務與商業決策的角度進行分析與計算。這個案例的授課時間為一整天,專業化的計算、深入的分析討論給了學員們浸入式的學習體驗。
這一案例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原因是多重的。它是巴菲特最成功的5大并購案之一,并被巴菲特稱為自己的“投資初戀”,從那時起他信奉的投資理念就是價值投資,其核心實質為長期主義。而且,GEICO被巴菲特全資收購后,一直保持了卓越的運營,無論是利潤增長、品牌聲譽,還有創新的互聯網業務體驗,都表現突出?!豆窘鹑凇分胁捎玫牡鲜磕岚咐?,討論主題則是迪士尼公司當時應該在自己的三大業務,即IP驅動的內容、玩具及相關零售、大型游樂場建設,如何進行投資分配。這一案例34年以來歷久彌新,其內容涉及公司金融的各個層面,也是進行一整天的授課,讓學員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應用。
在長期保持穩定性與經典性的同時,復旦-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還在課程設置上不斷創新。在創新中,并非是無選擇性地緊跟商業熱點,而是基于歐美著名商學院近年來EMBA課程設置的變革,以及結合學員反饋、中國經濟發展等進行迭代式調整。以此形成的創新性,與項目的穩定性、經典性構成了牢固的“三角形”,在面對如今復雜多變的環境時,就能夠更有效地堅持長期主義。
此外,項目還安排了一些富有特色的課程,如畢業典禮前在奧林商學院的合作伙伴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周課程;又如針對這兩年中國商業界的熱詞“VUCA時代”(VUCA一詞最早于1990年代起源于美國軍方,指不穩定性、不確定、復雜多變模糊的情形),安排學生去西點軍校,由當年親自帶領軍隊,配合警方化解1992年4月底爆發的洛杉磯大規模暴亂的教授,講述當時如何通過確定“最終結果”(end state),在頗具VUCA特征的緊急狀態下,倒推解決方案,最后決定哪一種為最佳方案。此案例總結出的一些洞察也適用于商業世界,其核心是在不確定性的迷霧中,如何保持定力。近些年來增加的復旦思想家4天課程,則與中國經濟、管理和時局緊密結合,由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授課,包括由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深度分析中美關系。
回顧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所走過的17年,是一條堅守穩定與價值的長期主義之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讓中國的經濟環境充滿快速變化與不確定性,但越是身處這樣的環境,越要堅守使命感與價值觀之“錨”。長期堅持穩定的師資、課程體系、教學質量與生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每個元素哪怕每年只偏差1%,十幾年下來的累積效應,也可能謬之千里。而復旦管院與奧林商學院憑借培養全球商界領袖的信念,為一屆又一屆的學子鋪就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