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嗚哇山歌和花瑤挑花兩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崇木凼村、風景秀美的白鱗洲村、湖洋梯田所在地上洪村、千年古窯文化發源地溈山村……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攜手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的中國首檔鄉村振興文旅紀實節目《鄉村合伙人》近日在湖南衛視熱播,將隱藏于湖南深山里的美麗鄉村一一展現。
《鄉村合伙人》在展現鄉村風景的同時,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讓明星與企業家、文旅專家組成的“合伙人”深入湖南鄉村,發掘當地特色文旅產品,全方位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與此同時,節目也向外界傳播了美好鄉村建設的“合伙人”理念——鄉村振興,我們都是參與者。
行業齊聚,人人都是合伙人
文旅專家、明星藝人、藝術人才、社會企業家……節目里匯集了各行各業心系鄉村振興的有志之士。湖南衛視主持人劉夢娜作為聯合制片人全程參與,“在這里,我們就是村民,是村子的一份子。”青年演員祝緒丹見證了溈山村瓷片山的震撼,發出感嘆:“這個地方這么好看,這么有特色,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說沒有機會來看一眼。”企業家侯少斌出自農村,“我希望能夠為農村建設出一份力。”長沙銀行作為金融支持,也成為了節目助力鄉村發展的堅實后盾。
執行制片人黃杏表示,不同人群的匯聚,正是節目組將其取名為“合伙人”的初衷。“鄉村振興并不是政府或某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它必須依靠社會各界的力量去完成,所以我們提出了‘合伙’這一概念。”在她看來,節目里的合伙人包含了四類,“第一類是村民,因為鄉村振興的標志就是村民收入的增長;第二類是企業家,他們可以把項目引進鄉村;第三類是文旅專家,他們通過整體的規劃設計,指導鄉村文旅發展;第四類就是媒體各界,通過吸引資源、人才、項目,為鄉村振興找尋出路。”
博采眾長,你我都是參與者
不僅僅是來到鄉村,合伙人們更是實實在在參與到鄉村振興的事業里。
以往關于鄉村的綜藝,對于鄉村的關照更多是一種旁觀視角,嘉賓們是山水間的“異鄉人”。但《鄉村合伙人》中,合伙人不僅只是單純欣賞古樸農村之美,更是參與到每個鄉村振興中。每到一個鄉村,合伙人們會分別去到每家每戶探訪,結合本土文旅資源,群策群力,進行商議形成方案,并依托政府的支持,將方案一步步變成現實。
劉夢娜奔走于旅游景點大聲吆喝,邀請游客前往;主持人李兵走家串戶游說村民們參與;企業家沈東軍帶著自己的團隊,將廢棄的采砂船重新設計打造成了漂浮市場;村民干勁十足,群情激昂;當地政府加大投入,持續打造白鱗洲漂浮市場……這是《鄉村合伙人》第二期白鱗洲村合伙人一起打造“漂浮市場”的場景,也是每一期節目合伙人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場景。
政府支持,專家策劃,企業投資,媒體宣傳,村民聯合……不同力量的匯聚,為鄉村振興發力的同時,也通過節目的傳播,向社會各界傳遞著信號——無論你來自農村還是城市,無論你是名人還是普通大眾,都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一份子。
步履不停,加速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路徑繁多,道阻且長?!多l村合伙人》將旅游與綜藝相結合,進行了新的嘗試:借助平臺的力量,將湖南各地獨特的文旅標簽進行集中展示,為特色鄉村引入流量、挖掘資源、搭建平臺,探索鄉村振興獨具特色的“湖南模式”。“合伙人就是村子的一部分,我們就跟村民一樣,村民不會的,我們要去做,同時我們要告訴他們,為什么這么做,當我們走了以后,你們可以怎么做。”在采訪中,湖南衛視主持人劉夢娜如此闡述合伙人的意義—參與、探討、改變。
據悉,《鄉村合伙人》節目共計26期,于每周五晚17:20在湖南衛視持續播出。目前節目組已經走過了湖南11處縣市村莊,將步履不停地在開發探索優質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呈現湖南鄉村之美,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