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是人體內自然存在的一種色素,從我們一出生就存在,且無法通過人體自然合成,需要從外界攝取。
人體內葉黃素濃度最高的地方在我們的眼睛,是對于眼睛是非常有益的物質。
因此,也經常會聽到推薦說建議多吃葉黃素。
但是,吃葉黃素,最讓人困惑的一個問題就是——
葉黃素通常都是口服的,吃著也就到肚子里了,那不是被胃酸之類的消化掉了,如何能作用到眼睛上呢?
關于這一點,今天咱們在這一次說清——
首先,了解一下,
眼睛里的葉黃素存在于什么地方?
眼睛里的葉黃素主要分布于以下兩個部位:
眼底視網膜黃斑區和晶狀體
視網膜的中央就是黃斑區。因為黃斑區富含葉黃素,而葉黃素是眼底視網膜黃斑區的核心營養物質。
它們比周圍視網膜顏色暗些,看上去顏色略黃,因此被叫做黃斑。
黃斑區如同一臺復印機,聚集了許多感光細胞。
它能將視野中央的顏色及圖像,及時地傳送給大腦。而葉黃素就如同復印機里的碳粉,如果復印機里的碳粉沒有了,就不能復印出任何圖像。
所以人體一旦缺乏葉黃素的話,各種影響視覺清晰的、或大或小的疾病就會出現。
比如,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變性、白內障、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視、視疲勞等病癥。
其中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變性及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兩大眼病,也是導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見,葉黃素對保護人眼睛重要。
了解完葉黃素在人體存在的部位,那么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了解葉黃素是怎么跑到眼睛去的——
口服的葉黃素,如何在眼睛上起作用?
葉黃素吃進肚子后,如何到達眼睛上,并在眼睛上起作用呢?
你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葉黃素的吸收過程。
葉黃素如何被吸收?
葉黃素進入腸胃之后,主要與脂類共同在胃腸道被人體吸收,
在膽汁乳化作用下葉黃素與脂肪酸 、膽汁酸鹽等成分形成混合微膠粒,
通過腸粘膜與腸腔之間的不流動水層被動擴散至腸上皮細胞 ,(擴散速度由膠粒和吸收細胞間的濃度差決定)
從而摻入由腸道上皮細胞合成的乳糜微粒中,隨乳糜微粒進入淋巴和血液。
簡單來說,葉黃素的吸收,就是在胃里消化后,通過消化道黏膜,再進入淋巴和血液循環的一個過程。
實驗結果——
吸收進入血液的葉黃素,廣泛存在于人體:
其中血清0.1-1.23umol/L;
肝0.1-3.0umol/L;
腎0.037-2.1umol/L;
肺0.1-2.3umol/L。
但在眼睛中的分布最為突出。
眼部所有組織中,包括虹膜組織、晶狀體、視網膜、視神經和眼部脂肪,均含有一定量的葉黃素,以黃斑部濃度最高,達0.1-1mmol/L。
經歷了入嘴→吸收后,那么——
葉黃素是如何到達眼睛的呢?
在葉黃素隨乳糜微粒進入淋巴和血液之后,
葉黃素把特定的葉黃素結合蛋白作為媒介,
將葉黃素傳遞給到視網膜。
知道了葉黃素的消化吸收,也一定會有好奇寶寶想知道——
葉黃素是怎么排出去的?
也就是它的代謝過程。
消化吸收過后,小腸黏膜細胞內,一部分葉黃素轉化為維生素A, 滿足機體的需要,
而剩下的部分,先隨乳糜微粒經門靜脈或經淋巴進入血液循環后進入肝臟 ,
然后,在肝臟內轉化為維生素 A或被貯存,
再與低密度脂蛋白(LDL)一同釋放到血液循環。
相當于有用的都跟著血液和淋巴的大隊抵達自己的大本營了。
未被吸收的胡蘿卜素(葉黃素也是一種類胡蘿卜素)則從糞便中排出。
進入機體的葉黃素以原型或代謝物的形式經膽汁分泌或經尿液及糞便排泄 。